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陕西公务员考试网 >> 时政要闻 >> 重要新闻

陕西省考申论文章结尾太乏味?人文素养增风采

发布:2022-09-02 09:34:52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   文章写作的能力有三个层次,初学者是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,依据材料中有限的素材,谈局促的观点,写平平无奇的文章,不求写作有功,但求万无一失。进阶者是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,依据中材料有限的素材,挖掘出深刻的观点,用严谨的词句结构,工整规范地阐明、论证、收束。而高手写文章,却是“见过千山万水,山山水水依然”,依据材料中有限的素材,旁征博引,以“文章中心”一线牵引,发掘素材本质,论证中正平和,却饱含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,最为难得的,是在文章结尾处展现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关怀。
 
  今天陕西公务员考试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技巧。
 
  一、选准“金句”,让金句成为动人结尾的神来一笔
 
  方法解析:
 
  文章结尾创作中,同学们习惯上将“金句”放在结尾首句的位置,以作为吸引读者眼球的“工具”。殊不知,众皆以往,这就成了写作“套路”,也斩断了金句与后文分析内容融合的可能。不妨尝试将“金句”融入后文分析内容,成为结尾的衬托,让总论点娓娓道来,成为令读者过目不忘的神来一笔。

  二、善于“修辞”,让修辞成为动人结尾的点睛之笔
 
  方法解析:
 
  文章结尾的修辞手法多样,常见的有拟人、比喻、排比等等,同学们习惯运用修辞手法,存在为修辞而修辞,忽略了修辞与文段表达本身的融合、协调,难以给评赏者留下深刻印象。巧妙的修辞手法与文段的表达浑然一体,逻辑上严丝合缝,语言上不显冗余,感情抒发恰到好处,融入在分析中彰显文采,画龙点睛。
 
  三、充分“释义”,让内涵成为动人结尾的生花妙笔
 
  方法解析:
 
  部分同学存在误区,即认为释义法是文章结尾的“车轱辘”话,能不用则不用,一旦用上此法也颇显无奈,只能围绕同一个关键词翻来覆去。这样的困境恰恰是对上述“修辞”和“金句”运用不够熟悉导致的,如果能将上述两种方法与“释义”结合,创作中常有奇效,达到延展主题边界,拓展主题的“空间感”之妙处。
 
  四、方法运用与示范
 
  (1)写作示例:
 
  总论点----》平凡人创造非凡中国。
 
  (2)文段示范:
 
  从为了我们安全不顾自己安全的医务工作者,到千里驰援、运送抗疫物资的货车司机;从日夜辛劳、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农民工人,到奔赴前线、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“巾帼”,他们都是抗疫中的平凡之人。也许,明天之后,转瞬之间,茫茫人海,我们无法很鲜明地记得他们的名字。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无名之人,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串联了为武汉供养生机的脉搏,在至暗的夜色中成为不输日月的点点星火,也才创造了武汉抗疫遍地英雄的“丰碑”。也许,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中国人,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平凡的中国人,这才有了时代延续、传承不灭的中国。
 
  (3)文段赏析:
 
  起笔运用排笔展现不同的人物,总结共性“都是平凡人”。接着,运用夸张的修辞,充分表现了平凡人的“平凡”。进而,展开分析,运用比喻阐述了平凡人创造的非凡业绩,暗示非凡中国由守望互助、不甘平凡、遍地英雄构成。最后,引入金句“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中国人,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人,才有了今天的中国”,灵活地将中国人代换为了平凡人。贯穿全文的不仅是修辞,更在于作者巧妙抓住了“平凡人”和“非凡中国”的强烈反差感,紧扣“人本思想”的主旋律,拒绝了通篇大论的宏大叙事,转而以小见大地用小人物衬托中国伟大,实现文章价值和思想的双重升华----这世上最伟大的永远只有人,也只有人才能缔造非凡伟业。作者的人文素养,将引发读者的深刻共鸣。
 
  以上就是结尾创作方法之“以情动人”,借助人文素养的抒发,让结尾写作手法更加丰富多彩。同学们还可以以“释义”+“修辞”+“金句”的融合写法试写一下。


\

备考提醒
早一天复习,多一份把握

如果你想报考公务员,要注意:省考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,高分入面等情况数不胜数。想要顺利“上岸”,优秀的复习教材是必不可少的——2023年陕西公务员考试教程(免费赠送130+课时知识点精讲,18000题在线刷题、200多套真题在线模考),讲解清晰,指导明确,无线刷题,为考生上岸之路保驾护航。

\



SALE

QQ图片20220331082104.png

赠送130+知识点精讲、18000题在线刷题、200多套模拟题在线模考

$290.00

\
\
\

\
点击购买>
 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相关文章相关文章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2 http://www.sxgkw.net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35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